撩开羞怯的面纱(1 / 2)

※撩开羞怯的面纱

古代赞美女子,多有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之态的赞叹,也有“女人含而不露,谓之羞”的说法,现代也有形容女人未见开口先满面绯红的羞态。但是凡事都有度,如果见到任何人、遇到任何事都羞怯躲闪,那就不好了。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此时开始,鼓起勇气与羞怯说再见。

有位名人说过:“害羞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现象。”通常情况下,是人就知道害羞。这种内心不安、惶恐的表现是人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焦虑现象,但如果这种焦虑持久而严重地干扰了人的正常生活,则成为一种心理病态——社交焦虑症。精神病学家戴维德·西汉教授认为:“害羞的症结在于怕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而招致羞辱。”他把害羞的原因归结为大脑中负责负面情绪的区域对陌生情况的过度反应。不过,新的研究表明,容易害羞的人的大脑皮质,对外界的所有刺激的反应,都比外向的人更加敏感。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展心理学家阿曼达·盖耶领导下的研究者、儿童精神病学家莫妮克·厄恩斯特说:“迄今为止,人们认为羞涩往往会导致人避开社交场景,我们的研究是让大家知道,在羞涩的人的大脑中,与犒赏系统有关的区域的活动更加强烈。”

在美国有40%的成年人有羞怯表情,在日本60%的人为自己害羞。心理学家认为,羞怯心理并不都是消极的,适度的羞怯心理是维护人们自尊的重要条件。有人调查表明,羞怯的人能体谅人,比较可靠,容易成为知心朋友,他们对爱情比较忠诚,能保持自己的贞操。当然,这里讲的是“适度”,如过于羞怯,那就成了心理障碍,会给自己的交际和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障碍和苦恼。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羞怯起因于许多事情,但无论是先天的羞怯还是后天的,都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技巧去克服。

(1)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两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2)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这可以使一个人的紧张心情得以缓解,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3)改变你的身体语言。最简单的改变方法就是soften——柔和身体语言,它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谓“soften”,“s”代表微笑;“o”代表开放的姿势,即腿和手臂不要紧抱;“f”表示身体稍向前倾;“t”表示身体友好地与别人接触,如握手等;“e”表示眼睛和别人正面对视;“n”表示点头,显示你在倾听并理解它。